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详细内容

学习园地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论创新和重大贡献(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18 08:57:58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陈家付: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2月16日

 

 伟大的时代必然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变革也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性问题,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内在逻辑极为清晰,思想 内涵极其丰富,观点论述极为深刻,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现了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其形成和发展的鲜明内在逻辑和发展机理。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运用于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实际,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历史之问和人民之问,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

  1.理论逻辑:坚持“两个结合”的本质规定,遵循文化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规定。“两个结合”指明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方向、必由之路和基本方法,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两个结合”,也是文化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揭示了新时代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文化理论发展角度来讲,“第二个结合”不是生硬拼凑,其前提是彼此契合,其结果是互相成就。通过“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2.时代逻辑:回应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

  适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课题,以文化理论创新推动建设新时代的新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时代逻辑。文化发展都会受时代的影响,文化理论也是如此,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时代的文化和文化理论。对重大时代课题的回应,是文化理论创新的永恒主题和关键所在。习近平强调:“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文化和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当今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历史时期,文化发展面临着如何适应时代、如何繁荣兴盛、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时代性课题。回答好这个课题,就必须“积极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同样,传统文化也必须时代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强调适应时代,发展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和新文明形态,这正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

  3.实践逻辑:立足新时代伟大的文化变革,凝聚民族复兴更为主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立足于新时代伟大的文化变革性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逻辑。文化建设的实践是文化理论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道路、获得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既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强调实践对理论创新的根本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示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文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民族复兴积聚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变革性实践,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源头活水。

  4.历史逻辑:着眼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既赓续传统又面向未来的新文明

  坚持大历史观,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深刻历史逻辑。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文化智慧。他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始终坚持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来对待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他把“第二个结合”称作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从历史传承上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吸收了中外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包含了人类美好的价值追求、深邃的历史智慧和丰富的历史经验,展现了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历史使命感,推动中国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创造既赓续传统又面向未来的新文明。

  5.价值逻辑:顺应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新期待,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精神富足,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含的价值逻辑。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人民的需要是文化的根本价值所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不仅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而且对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也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他在谈到文艺工作时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显现了其价值追求上的人民性,深刻诠释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伟大真理。


终审:后勤服务与管理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